【品质滨州每日科普】张存浩:为了满足国家战略需求,实现三次成功“转行”

作者: ${content.author} 时间:2024-02-13 浏览量:12,399

在提到科学家时,人们第一反应是“一生只做一件事”,但有一位科学家为了满足不同时期国家战略需求,在困境中白手起家,实现三次成功“转行”,对于他来说科研就是他的生命,而他的生命只有一个目标:报国,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——张存浩。

微信图片_20240213142740.jpg

张存浩,出生于1928年2月,籍贯滨州无棣人,中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和激光化学家、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、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。1943年,考入厦门大学,1947年,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化工系,1950年,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学位,1980年,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,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,2016年1月4日,“19282”小行星被命名为“张存浩星”。

1951年,张存浩接到第一项科研任务:水煤气合成燃料研究,即从水煤气中获得燃油。当时,水煤气合成石油是世界性热门课题,中国石油资源也十分短缺。从1951年到1958年,7年的日日夜夜,张存浩与研究团队经过“小试”“中试”、与炼油厂合作,研制出新的催化剂和新工艺,产率、产品分布、催化剂寿命等关键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。凭借这项研究,不到30岁的张存浩斩获1956年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。但就在此时,大庆油田被发现,天然油的成本更具优势,合成油的研究成果只能搁置。

20世纪50年代末,紧张的国际形势迫使中国必须独立自主并迅速发展国防尖端技术,张存浩面临科研生涯的第一次“转行”,转向火箭推进剂研制。这项研究所用试剂材料的毒性很大,而且随时有发生爆炸的可能,但他并没有畏惧,总是冲在一线。张存浩和同事们在硼烷高能燃料、固体推进剂、固液推进剂等方面进行大量实验,提出的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模型,多年后还被美国学者称道。

20世纪70年代初,激光成为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要战略课题。1971年,张存浩实现第二次“转行”——着手研制超音速燃烧型氟化氢/氟化氘化学激光器,这一年他已经43岁。20世纪80年代以来,张存浩开始从事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、激发态分子光谱及化学、量子态分辨的分子传能及新型化学激光体系等方面研究,实现第三次“转行”,在激光化学和新型化学激光器等领域进行了大量开拓性工作,他开创和引领了中国短波长高能化学激光的研究和探索。1985年,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的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。1992年,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连续波氧碘化学激光器。

微信图片_20240213142739.jpg

张存浩说:“我一辈子为了国家转行多次,放弃自己的科研兴趣,我从不后悔。我回来就是为了报国的。”科研的真正价值是响应国家需求、满足人民需要,即使需要舍弃前期研究成果、开拓全新领域,也是科学家们无怨无悔一生追寻的方向。


扫一扫

关注科技馆微信

x

扫一扫

关注科普滨州

x